疫情後的世界經濟情況分析
蔓延到全球多個國家的武漢肺炎(COVID-19),造成許多民眾因疾病死亡以及經濟率退。各國政府為因應疫情所做的防疫措施,包括封城、邊境檢疫、鎖國等,各個產業在這波疫情政策影響之下,造成眾多店家倒閉、裁員、放無薪假等等,所影響到的經濟層面甚廣。根據Statista統計武漢肺炎(COVID-19)自從於2019年12月爆發以來,已經造成全球GDP衰退4.5%,造成全球766.9億美金的損失。
財經日報調查全球最受影響的五大產業排名為航空業、旅行業、飯店業、百貨餐飲業、交通運輸業。國際上,為防止疫情從中國迅速擴散到各地,於易情爆發初期,各國皆已迅速斷絕和中國班機的往返,甚至減低到最低限度的往來、強制旅客接受居家隔離檢疫。連帶的旅行業、飯店業、百貨餐飲業、交通運輸業整個旅遊休閒產業鏈蒙上一層陰影。
但隨著2021年疫苗問世以及各國政府持續維持寬鬆貨幣及祭出財政政策提振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估,2021年全球經濟成長將優於2020年。
COVID-19好發年齡層及病死率
根據Our World in Data統計數據指出,全球平均病死率(case fatality rate, CFR)從2020年1月的3%左右,接著開始攀升於3月上升到6%,隨後因各國疫情政策影響開始下降逐漸回到2%左右。
COVID-19似乎可感染各個年齡層,但在不同年齡層所造成的疾病反應與病死率卻不相同。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指出,COVID-19由年經族群傳染給年長族群居多佔16.7%,年長族群感染給年輕族群機會少,僅佔2.9%。症狀通常分成輕微、肺炎、重症,這些患者進入醫療院所,如果有得到很好的照顧,60%都是可以康復。
Our World in Data已四個國家為例統計出不同年齡層的病死率,當中50歲以上民眾的病死率較50歲以下的病死率高出許多。當中尤以80歲以上的致死率為最高,達13%-20%,其次是70–79歲民眾,病死率達6%-12%,再來是60–69歲民眾病死率達1.8%-3.6%。(如下圖)
健康產業發展趨勢
疫情爆發後,台灣除了口罩國家隊之外,應更著重於結合原有的醫療生技產業與電子產業之優勢,整合發展智慧醫療科技。副總統賴清德於參加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年會演說時表示,生策會發表的「COVID-19後世代的大健康產業發展策略」建議書有助於台灣健康產業的發展規劃,並且進一步將釋放健保數據給廣達團隊進行大數據分析、人工智慧化應用在醫療上。
勤業眾信報告發現,健康產業朝向「資料及平台、健康與照護服務、健康照護協助者」三大型態的發展最為有潛力。以往資料及平台類新創企業獲得投資的金額最多,但2018年的募資狀況較為趨緩;反之,於2018年間健康與照護服務類新創企業所獲資金則是翻倍,有超過40億美元投資額;根據統計資料顯示,2019年健康與照護服務、資料及平台、健康照護協助者,分別獲得36億、28億與9億美元投資額。
為什麼發展台灣銀髮產業聚落?
目前因為工作的關係,對於銀髮產業有很大的熱誠,也因應政府政策的關係,我們單位由我開始推動發展台灣銀髮產業聚落。因為我們相信健康老化是每個人的終極目標,不只要健康還要能做自己喜歡的事!隨著全球人口邁向超高齡的過程,台灣將提早於2025年邁進超高齡社會,意即65歲人口占比超過20%,每5人有1位是65歲以上老人,到了2034年,全國一半以上都是中高齡、超過50歲,此數據顯示銀髮產業商機有機會蓬勃發展。
且根據WHO推估,2025年全球銀髮產業市場將達新台幣1,122兆元,是21世紀最具有潛力的產業之一,而台灣的銀髮消費市場,據工研院估計,2025年經濟規模也將達到新台幣3.6兆元,是產業不容小覷的一大商機。為加速產業整合與資訊交流,2020年國衛院創新育成中心創立「台灣銀髮產業聚落」,並於2021年邀請華人熟齡生活產業發展協會擔任聚落策略夥伴,期待藉由協會的產業資源,豐富聚落的發展。
銀髮產業資訊平台可以做什麼?
在發展台灣銀髮產業聚落的過程當中,我們發現銀髮族最不擔心的是經濟,最擔心的是自己的健康問題,但銀髮族往往不知道要怎麼樣做健康促進。很多業者開發出很好的產品,但是銀髮族卻無法體會產品的價值;反而習慣在就有的生活模式下繼續較低品質的老後生活。
因此,2021年國衛院創新育成中心極力規劃「銀髮產業資訊平台」,協調產學研界專家共襄盛舉,一起搭建起高齡友善的資訊平台,讓家人以及朋友乃至於社區都可以一起參與銀髮族個人的生活。銀髮族將可以使用這個平台監測自身的健康數據,做到健康示警、緊急通知、運動營養方案推薦、身心靈健康評估等,以提高生活品質、豐富生活內容。
目前我們積極在募集有興趣參與一起搭建平台的夥伴,如果你也對銀髮產業有高度的熱情,歡迎你加入我們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