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這幾年充斥著很多創業輔導、創業競賽、加速器這些看似在協助創業家能更快達到成功的捷徑。但是,你知道創業成功率大約有幾成嗎? 根據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創業諮詢服務中心統計,一般民眾創業,一年內就倒閉的機率高達90%,而存活下來的10%中,又有90%會在五年內倒閉。也就是說,能撐過前五年的創業家,只有1%,前五年陣亡率高達 99%。
但是現在各種媒體、新聞、甚至學研單位都在鼓吹要創業。創業真的是你最好的選擇嗎?什麼人適合創業呢?下面是這幾年的觀察做一個簡單的解析。
10項創業家必須具備的技能:
- 具有專業知識
- 強烈的慾望
- 超乎想象的忍耐力
- 開闊的眼界
- 善於把握趨勢又通人情事理
- 敏銳的的商業嗅覺
- 喜歡拓展人脈
- 具有謀略
- 膽量
- 愛分享
具有專業知識
很多時候發現大家會把創業當成是一種離開職場的手段。有些人因為不想要受雇於人,所以離開職場創業。但是這真的是一個好現象嗎? 在我的領域裡面,看到很多教授、博士認為自己研發出來的技術絕對可以在市場上大賣錢,所以去創業。但是失敗的很多。這時候你可能會問我說,剛剛不是說具有專業知識是一個必備技能嗎?怎麼會有技術卻失敗呢?因為創業是需要團隊的技能都點滿的,但是很多人出來創業都是技術研發出身,以為有技術就可以打遍天下無敵手。事實是,整個營運團隊需要的專業知識包括:企業管理、財務規劃、法務資訊、智財管理、業務力、品牌行銷、核心技術等。所以一個人出來創業不是不行,但你要具備這些能力成功機會才會大增。但是考量到要一個人把這些技能都點滿,應該壓力很大,所以,組成一個團隊是很重要的事。再這個創業團隊裡面,你需要有這些技能的人才,這樣可以讓企業往成功更進一步。
強烈的慾望
創業就是要賺錢,如果一開始沒有這個慾望,那其實可以打包回府了。慾望實際上就是一種生活目標,一種人生理想。創業者的慾望與普通人慾望的不同之處在於,他們的慾望往往超出他們的現實,往往需要打破他們現在的立足點,打破眼前的樊籠,才能夠實現。也因為他們走出了舒適圈,他們創業,所以他們才可以往”錢”進。
超乎想象的忍耐力
創業是一條辛苦的路,絕對不是想像中的當老闆後可以決定自己幾點上班,不需要跟上級交代這般簡單。因為創業就是無時無刻都在作戰,你不努力拜訪客戶就不會有業績,沒有業績就沒有收入,沒有收入公司就營運不下去,然後創業失敗。所以創業的壓力源自於內在,你必須忍耐一切客戶給你的壓力、追上游廠商交貨的壓力、資金運轉的壓力等等。對一般人來說,忍耐是一種美德,對創業者來說,忍耐卻是必須具備的品格。在強調一次,你必須忍別人所不能忍!
開闊的眼界
創業不是一條路走到底,他是一條曲折的路,我們不能說是離奇,但可以說是拍案驚奇。廣闊的見識對於創業者來說能有效地拉近自己與成功的距離,使創業活動少走彎路。不管事廣泛的閱讀,或者是與不同領域的人接觸,都可以幫助創業者獲得更多有形無形資源。閱讀可以包含成功人士的傳記、商業新聞、時事、文學、歷史等等,每次的閱讀都可以獲得新的靈感與趨勢脈動。
善於把握趨勢又通人情事理
勢,就是趨向。做過期貨的人都知道,要想賺錢關鍵是要做對方向,這個方向就是勢。比方說,大勢向空,你偏做多;或者大勢利多,你偏做空,你不賠錢誰賠錢!反過來說,你就是不想賺錢都難。因此要如何知道大勢所趨是很重要的一點。你可以從PEST四個面向作分析,Political(政治)、Economic(經濟)、Social(社會)和Technological(科技)是企業在擬定策略時,用以分析外部環境情勢的實用工具。
敏銳的的商業嗅覺
創業者的敏感是對外界變化的敏感,尤其是對商業機會的快速反應。比如說,今天一個客戶你原本是想要與他合作開發產品,但在拜訪的過程當中你發現他在一個產品認證方面很有經驗,你心想可能可以借用他的專長也一起在認證這方面有個搭配,這時候你可以選擇只是在心裡想想,或是就提出與他討論合作可行性。如果成功了,可能你們的合作模式可以更快的位產品帶來上市機會。或者現在趨勢流行人工智慧,那你的產品或服務是不是有機會搭上這一波熱潮?
喜歡拓展人脈
李開復說:創業不是引「無源之水」,栽「無本之木」。每一個人創業,都必然有其憑依的條件,也就是其擁有的資源。創業者資源,可分爲外部資源和內部資源兩種。內部資源主要是創業者個人的能力,其所佔有的生產資料及知識技能,家族資源等。擁有一份良好的內部資源,對創業者個人來說無疑是重要的。但外部資源的創立。同樣不可或缺。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人脈資源的創業,即創業者構建其人際網絡或社會網絡的能力。一個創業者如果不能在最短時間之內建立自己最廣泛的人際網絡,那他的創業一定會非常艱難,即使其初期能夠依靠領先技術或者自身素質,比如吃苦耐勞或精打細算,獲得某種程度上的成功,但某種程度上他的事業一定做不大。最重要的三大人脈資源:同學、同行、同儕。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說認識六個人你就認識全世界,確實在Linkedin上可以證實這點,透過人脈的串接同時你也可以開拓眼界。
具有謀略
商場如戰場,創業是一個體力活,同時更需要勾心鬥角。從一個企業要成立之初,你的商業營運計畫書裡面就可以窺探一二。你知不知道競爭對手是誰?你的目標受重視誰?你要怎麼接觸受眾?你有什麼資源讓人家願意與你合作?怎麼跟競爭者競爭?你可以接受價格戰嗎?你有比別人更強的技術嗎?你背後的資金源源不絕嗎?最重要的是你的創業賺錢嗎? 謀略或者說智慧,貫穿於創業者的每一個創業行動中。謀略其實就是一種思維的方式,一種處理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對於創業者來說,智慧是不分等級的,它沒有好壞、高明不高明的區別,只有好用不好用,適用不適用的問題。黑貓白貓,會抓老鼠的就是好貓。
膽量
創業本身就是一項冒險,要有膽量,拿得起放得下,創業是最需要強大心理承受能力的一項活動。我常常說的一句話:你想輸別人阻止不了你;你想成功大家都會幫你,新創與創新都需要無比的勇氣、毅力以及不怕失敗的衝動。最近訪問一個創業家,他本身是一個腸胃科醫生,我問他為什麼創業?他說因為不安於份。三十幾歲當到了主治醫師,每個病人的問題都已經不是問題了,對於病症的判斷早已成為了膝反射。因此挑戰沒有了,再也沒有像以前一樣有一個把人治好了覺得很滿足的成就感。因此他想要挑戰更多的不可能。所以他從自身開始,找出了作為一個醫師在診療上遇到的痛點,他創業來解決這個痛點,他不知道回不會成功,他拿出了自己的積蓄,開了一間數位醫療新創公司,漸漸的他的理念備齊他的醫生認同了,所以大家就一起加入這個創業,現在他們也很成功的將產品做出來,賣向世界。
愛分享
作爲創業者,一定要懂得與他人分享。一個不懂得與他人分享的創業者,不可能將事業做大。愛分享的人本身就是一個較為正向與樂觀的人,這樣的性格對於創業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分享,你會跟其他人有討論,甚至產生共鳴。愛分享會幫助你把前面所說的特點都集合在一起。作為創業者,你分享你的收穫給員工,員工自然會出於對你的認同而更加賣力。作為創業者,你分享你所面臨到的困難,外部力量自然會來協助你。作為創業者,你分享你所有的經驗,後輩會因為想學習更多而接觸你,人脈自然就來了。
如果你肯看到這邊,表示你真的對創業很有興趣,創業者需要的是綜合素質,每一項素質都很重要,不可偏廢。我期待可以有一天與一同在創業道路上的你相遇。歡迎追蹤IG 帳號: @dr.marketingexp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