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衝擊下,許多國家實施封城、鎖國,在人流移動受限、企業活動停滯等狀況之下,使得各個經濟體、產業受到衝擊,面對各種不確定性持續增高,對國家整體經濟與企業都帶來嚴重的殺傷力。這幾天雙北開始的疫情大爆發,導致街上商家、市集與企業的營運都受到很大的影響。大家必須實施分流或居家上班,進出各場所都要實聯制,戴好口罩並與周邊的人保持適當距離。
因此在營運方面,各大企業都開始尋求數位轉型,將線下營運的方式轉為線上,執行更多線上活動的推廣。那究竟數位轉型計畫包括那些?該怎麼做?以下就跟大家一步步拆解。
簡單來說,企業開始使用新科技、新技術將原本的商業模式優化、內部作業流程的更新、組織結構的再升級以及客戶服務提供新價值的轉型上,簡而言之,就是透過數位化的方式,將公司內部各部門以及流程自動化。在用戶為王的時代下,企業可以透過數據分析、社群行銷、行動技術、電子商務等在網路收集大量來自用戶提供的重要情報,企業依據這些情報,再次淬鍊提供更好的服務價值。
數位化、數位優化、數位轉型、以及數位再造之間的差別為何?
數位化
數位化指的是將資訊電子化的過程,其中可以包括文字、圖片、音訊、影片等。大部分轉化的過程為使用手動登入資訊、掃瞄、相機照片或者錄音錄影也是資訊數位化的一種媒介。
數位優化
將數位工具與工作流程結合,例如Line官方帳號可以結合定位、點餐、預約等服務。
數位轉型
數位轉型指的是更為廣泛的應用數位科技,在組織的各個層面皆整合應用科技以效率化流程。其中包括:
- 營運流程(Operational Process)
- 行銷與業務 (Marketing & Sales)
- 輔助功能 (Supporting Functions)
- 創新與研發(Research & Development)
- 資訊科技(Information Technology)
數位再造
數位再造是對組織的價值主張的重新定義,例如Uber他本身其實是家科技公司,但他的價值主張很明顯的是提供大眾更方便的交通以及外送服務。
5項數位轉型的核心
- 組織文化
- 人才與能力
- 數據管理
- 科技與工具
- 數位策略與執行
組織文化
數位轉型是一個以顧客的價值與體驗為核心所發展的過程,而這也是為何組織文化是我們最重要的著力點。根據經驗,數位轉型會失敗的原因往往是因為組織文化並沒有與策略同調,所以不論多少科技與工具被帶進了組織中,其效益仍取決於整個組織的採納以及應用度等。舉例來說,原本一家公司想利用會員制度來妥善管理顧客資料以及應用期制定行銷策略,但本來的方式都是請顧客填寫紙本會員資料,然後再由員工收進資料夾當中,接著再由另外負責登打的工讀生將資料key in進excel當中。(這過程是不是某部分的讀者覺得很熟悉)
而組織文化其實就是「組織內部成員的行為模式」,譬如決策是如何擬定的、不同的階層與部門是如何溝通、不同成員們努力的動機為何、錯誤是如何被處分,而成功是如何被獎勵等等。較為成功的組織文化通常包含水平且垂直的無摩擦溝通、跨部門的資源共享與合作、勇於實驗以及測試的精神、最後還有以用戶或是客戶為中心發展的設計思維。
人才與能力
這包括成員對於技術應用、新工具的快速學習以及各種程式語言的活用等等。在這個全球化的競爭、技術頻頻進步、且新科技不斷浮出水面的現在,硬實力的培養對於組織來說至關重要。更重要的是,人才在數據收集、處理、分析、應用等方面的增進,也是企業要去做培訓的。另外,企業管理層應也要富有同理心,如此一來在領導方面,也會更加順手,公司整體營運氣氛也想更具有向心力。
數據管理+科技與工具
我們可以將其拆成四個環節,從數據的獲取、數據的架構、數據的治理、一直到數據的應用。也就是說可以從數據分析取得客戶洞察 >,再根據洞察規劃行動策略 >,接著根據策略設計執行方法 ,再從執行成果取得驗證數據 >,並且再次獲得新的客戶洞察。
數位策略與執行
各種不同的產也有不同的策略需求,基本上可以先訂定價值主張,讓管理階層都清楚整體目標與方向,接著再進行商業分析,清楚自身的優劣勢,並且瞭解手上可應用的資源多寡,從中挖掘出具有價值的資訊。再來透過快速執行與多頻率的測試,反覆的去驗證假說,並進行優化。針對可創造金流的項目進行規模化發展,並將資源轉移到該項目當中。重複前面的步驟,持續發掘有經濟價值的活動,並更新優化。
➔ 有任何問題歡迎留言或私訊IG,我看到都會回哦~
➔ 通常IG回覆速度比較快,歡迎追蹤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dr.marketingexpert/
➔【一對一教學/企業內訓/講座/廣告代操】等各種合作邀約,請來信:jessieinglasgow@gmail.com
縣下?陷下?線下?
謝謝提醒!已將錯字改正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