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故事有幾個要點,首先,這是一個關於誰的故事?是關於創辦人、員工,還是顧客? Apple創辦人Steve Jobs的故事大家應該多少有聽過,大學期間賈伯斯厭倦上主修課程,認為繳了昂貴的學費卻學不到有用的東西,決定休學,但他依舊喜歡跑到美術設計類的課程去旁聽,這也是為什麼Apple對於電腦軟體自行美學的處理特別重視。後來他在自家車庫開發了全世界第一台商業化的個人電腦,那是Apple的第一步。從Apple的產品及Steve Jobs的要求,我們也可以感覺得出來走得非常前衛、創新,但身兼品味。 星巴克的創辦人Howard Schultz出身於貧窮家庭,高中時,以足球贏得北密西根大學的體育獎學金,但上大學後,就放棄了踢球。為了支付學費,Schultz做過很多打工,包含調酒師,甚至賣血。畢業後,Schultz找了一份銷售員的工作,有次,在西雅圖一個名為Starbucks的咖啡廳向他們訂購大量的咖啡壺,感到好奇的Schultz決定從紐約到西雅圖瞧瞧,到底是個怎麼樣的店。當他推開門走進去,立刻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舒適氛圍,從裝潢、氣味,整家店都讓人放鬆下來。他決定做他要做的是:當人們走進咖啡廳,並不是為了解渴,而是享受咖啡廳的一種氛圍及咖啡帶給他們的休憩片刻。人們可以在這裡和家人朋友談心、暢聊,暫時放下工作及家事,是生活中最重要的第三空間。 聽完故事後,是不是覺得好像又更懂品牌了一些,拉進顧客與品牌的距離,記得我們之前說的嗎?溝通最好的方式就是跟對方站在同個水平。 想了解更多更完整資訊,請到YT頻道觀看。 https://youtu.be/R6sKNNqML9Y